校区新闻

喜迎北大百廿校庆,看北大百廿英才之“燕园青鸟”

时间:2018-05-04 17:05:19  作者:未知
      一位江南才女在未名湖畔成长为光彩照人的燕园红梅,她把无悔的青春献给党和国家,她的事业在奉献和坚持中成为永恒。她说,为国奉献,我之所愿。中国第一台百万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成功研发以及中国第一个用高级语言书写的大型操作系统饱含她的心血。
 
                                                         杨芙清院士
      北大青鸟在她手里放飞,软件科学在她怀里成长,人们亲切地称她为“燕园青鸟”,她睿智而又执着的目光一直关注着中国的计算机软件科学,一刻也不离开。“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正是她无比热爱的事业的真实写照。怀着那份炽热而又真挚的报国热情,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开拓、进取、勤奋、认真,她成为中国软件开拓者。
      经历了时代的洗礼和岁月的冲刷,在耄耋之年,她仍然为我国计算机软件事业的发展孜孜不倦地劳作着。她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教育家。70岁开始倾心于软微学院的创建与发展,80岁又开始关注工程博士的培养,探索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她一直都走在教育创新的最前沿。从教五十四载,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之志历久弥坚,如今早已桃李满天下。“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获得荣誉无数的她却一直保持着平和、坦然的心态,看淡一切荣誉和奖励,但对于中国计算机软件的未来,她甘当中国软件科学的铺路石,殷切期盼和种种努力无不彰显着这位科学家崇高的家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杨芙清用80年的风雨历程谱写了一部为国奉献的壮丽诗歌。

江南才女 燕园红梅
      1932年11月6日,江苏省无锡市留芳声巷杨家大宅院传来清脆的啼哭声,杨芙清出生了。父亲杨介辰期望着女儿能够像她的名字一样,如莲花一样清新高雅,品格出众,才气过人。杨父没有想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有着花朵般小脸庞的杨芙清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为中国的计算机软件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
      杨芙清初中与高中就读于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这是一所百年名校,在这里她就小荷初露尖,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中学时,兴趣广泛的杨芙清既被选入篮球队、排球队,又是舞蹈队、宣传队成员,郊游、义演等各项活动都很积极。在这里,她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养成了勤于思考、刻苦努力的学习习惯,并树立了追求真理、探索科学的远大理想。
      无论何时回忆起无锡一女中的生活,杨芙清都会感慨万千,因为她在那里度过了人生道路上“启蒙、奠基、起步”的重要阶段。无锡一女中的老师们启发了她对数学、文学、体育、文艺等的浓厚兴趣,调动她的潜力,为未来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今后多个场合,杨芙清都谈到中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这都归因于她在中学时代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2006年无锡第一女子中学复校后,她担任“名誉校长”,并为学校设立奖教奖学金,她希望“为母校尽些绵薄之力”。
      1951年夏天,杨芙清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从无锡第一女子中学高中毕业。怀着对华罗庚先生的崇敬,她在高考时选择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揭榜后,她如愿以偿。
      1952年,全国大规模院系调整,杨芙清和同学们一起从清华园来到燕园,来到未名湖畔。从此,燕园多了一位品学兼优的江南才女,未名湖畔多了一枝寒冬红梅。在燕园,杨芙清不但学习优秀,还是活跃的文娱积极分子,担任了北大校学生会的文化部部长,校舞蹈队队长。当年越南胡志明主席来华访问时,杨芙清和她的伙伴们就被请到中山公园演出过“红绸舞”。
      “勤奋和严谨是在读大学时养成的好习惯,我一直保持到现在。”杨芙清这样说。在大学阶段,杨芙清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数学课的严格训练,培养出严密的逻辑思维,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以后的科研、教学工作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梅花香自苦寒来,燕园红梅渐含苞”,这正是对杨芙清大学时代的真实写照。就这样,杨芙清踏上了攀登科学高峰之路。

为国奉献 我之所愿
      1955年,杨芙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师从徐献瑜教授,成为北京大学我国第一个计算数学专业的研究生。而当时,我国的计算机事业还是一片空白。1957年,为了研制中国自己的计算机,国家决定派代表团去前苏联科学院学习计算机技术,杨芙清由导师推荐,赴苏学习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杨芙清虽然觉得从基础数学到计算数学又到程序设计,距她所追求的华罗庚式的数学家愈来愈远了,但她相信这是从国家发展需要出发:“只要是国家需要的,我就应该去做,而且要做好!”这样一个单纯的行为,使她抓住机遇,进入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从前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学习程序设计后,她又奉命转入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师从计算科学家米哈依尔•罗蒙诺维奇•舒拉勃纳学习程序设计自动化。舒拉勃纳曾多次对赴苏访问的中国学者说:“我有一个非常出色的中国女学生――杨芙清。她是一位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性的软件科学家。”

留苏期间的杨芙清
 
     1957年11月17日,注定是杨芙清和所有留苏学生终生难忘的一天。那一天,毛主席率邓小平、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来到莫斯科大学。杨芙清在礼堂聆听了毛主席的亲切教导:“你们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毛主席的讲话让杨芙清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激励着她一步一步地迈向计算机软件的学科领域。在苏期间,杨芙清独立设计和实现的“分析程序(逆编译程序)”,以其独创性,被西方杂志称为“是程序自动化研究早期的优秀工作”。
      1962年,北京大学拟选派学习程序设计的杨芙清去12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苏联杜勃纳成立的联合核子物理研究所工作。她回家看望了刚满周岁、尚在咿呀学语的儿子,二次赴苏,以中国计算机专家的身份来到杜勃纳联合核子物理研究所,负责科学计算。她努力学习核物理基本概念,及时总结程序设计的规律,积累有关资料,为回国后开展有关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69年12月,国务院正式向北京大学下达了研制每秒100万次的大型计算机——150机的任务。这是我国为解决石油勘探而研制的百万次大型计算机,如能研制成功,不仅是中国计算机科学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石油勘探数字化的第一次革命,国防工业、气象等部门及众多科研工作都将因此而获益。37岁的杨芙清被分配负责指令系统文本和操作系统的设计。面对无技术、无资料、无经验的重重困难,许多人信心不足。但是她想:我们中国人一定要争口气,把它研制成功。
      150机是运算速度为每秒100万次的大型计算机,研制时首先得设计出指令系统。杨芙清在讨论的基础上,负责编写指令文本。文本涉及上百条指令,是一项十分精细、繁琐的工作。在反复修改中设计出一版、二版、三版,直至最后定稿,杨芙清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写出了指令文本后,她又率领软件组的科技人员经过1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设计出150机整套操作系统软件。
      由于150机的软硬件同步研制,在硬件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为了调试150机操作系统,杨芙清不顾晕车之苦,和研制组一起背着资料千里迢迢到大庆油田。他们创造性地在大庆油田现有的108乙机上编写了一套仿真程序,用其对150机的硬件进行模拟,并在模拟得到的“虚拟机”上调试150机操作系统。为了节约时间,他们硬是把庞大复杂的程序和数据都装进脑子里,以期对调试中的问题能及时思索、推理和解决。在爱国热情的激励下,他们十几个人干劲十足,昼夜倒班,每天只睡二三个小时,除去吃饭、睡觉外,都在工作。在大庆调试的日子里,气管炎又犯了的杨芙清根本不舍得休息,任凭咳嗽不止,她照样咬牙坚持。
      按常规,要把150机操作系统全部调通,至少要半年时间。但是杨芙清带领的课题组经过日夜苦战,仅用了23天就在大庆的108乙机上把“百万次”多道运行操作系统调试成功。喜讯传出之后,在同行中引起了很大震动。很多同行都觉得:北京大学创造了一个奇迹。杨芙清说,当研制组带着成果凯旋而归的时候,感到天特别亮,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操作系统的调试成功,有助于硬件调试的进展,在软、硬件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下,1973年7月的一天,当时杨芙清在机房整整干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从200号的机房里传出清晰、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声,整个200号轰动了。它向人们宣告:中国第一台百万次多道运行计算机——150机研制成功了!1978年,150机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50机研制成功后,等待杨芙清的是又一个巨大挑战——240机。1973年,中国根据全球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形势,提出了研制中国系列机计划。杨芙清参与200系列机软件的总体设计,负责系列机操作系统文本设计和240机操作系统设计。若将150机的软件设计形象地比喻为一群年轻人在一张白纸上创作出第一幅画卷,如果说这是特殊环境下的一副高科技重担的话,那么200系列机软件系统设计更是一副充满创新色彩的超级重担。
      命途多舛的240机同样承载着杨芙清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240机操作系统曾面临下马,杨芙清用爱国热情和炽热的事业心感动了领导小组,但是最后也未摆脱中断的命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杨芙清依托北京大学计算机科技系重组240机操作系统攻关队伍。虽然,240机操作系统下马前采用的“模块组合结构”在当时并不落后,但在重新上马后,杨芙清参考国际上先进的“管程”概念,为240机操作系统设计了“层次管程结构”模式和PCM设计方法,并用系统程序设计语言XCY书写了240机操作系统。事实上,原先的总体设计是杨芙清带领十几名科研人员经过3年的苦干才完成的,如果推倒重来,3年之功将毁于一旦。面对经费不足,时间成本大等问题,杨芙清毅然决定:“推倒原来的设计!按层次管程结构重新设计240机操作系统,决不能让240机操作系统一问世就带上落后的帽子!”杨芙清的精明、果断和责任心,赢得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尊敬。事实上,这个决定最后被证明是富有远见的,“先进的结构,为日后我们赢得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富”。
      在杨芙清的主持下,课题组经过1年多的攻关,240机操作系统终于设计成功,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又设计了240机实时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设计成功之后,接着就是调试了。而当时北京没有一台能供240机操作系统调试的计算机,杨芙清只能率领课题组几度南下北上,上海、常州、大连、西昌等地都留有他们的足迹和汗水。他们经过长期苦战,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81年完成了240机操作系统全部程序的调试工作,这是我国第一个用高级语言书写的大型机操作系统。1985年,240机操作系统荣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杨芙清参与设计的系统程序设计语言XCY也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面对荣誉,杨芙清和她的团队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杨芙清感慨地说:“八年抗战,终于结出了硕果!”
      “为国奉献,我之所愿”。杨芙清经常这样说。面对国家需要,杨芙清从未想过退缩,而是奋勇当先,正是这种崇高而又执着的信仰,指引着杨芙清在学术科研之路上不断创新,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
 
青鸟振翅 软件腾飞
      240机操作系统的成功,使杨芙清成为中国计算机软件科学领域的一颗冉冉上升的科技明星,但她并未自我陶醉于已有的成绩。


 
      当时国内外公认计算机软件存在“复杂程度高、研制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的三大难题。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出现了“软件危机”,要求发展软件工程的呼声日益高涨。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杨芙清就开始探索和研究软件工程的基础问题,1980年,她在北京大学组织了全国第一次软件工程研讨会,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极大兴趣。1983年,她开始研究软件工程核心支撑环境,被定为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从此拉开了著名的“青鸟工程”的序曲。
      “青鸟”一名的来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991年,国家计委决定举办七五科技攻关成果展,我们的软件系统有幸作为软件的代表参展。当时参展的集成电路设计系统取名‘熊猫’,他们优先占有了国宝的名字,我们取什么名呢?课题专家组绞尽脑汁,试图起一个好的名字。一次会议上,周锡令教授念起了李商隐的诗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周老师的话音未落,就被一片叫好声打断了。青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西王母的信使,赤首、黑目、三足,专司西王母与人间信息的传递。专家组为七五攻关成果取名‘青鸟’,正是希望为我国软件产业的起步和腾飞作出贡献,不断推动产业的发展。”杨芙清回忆“青鸟”命名时这样说道。
      研发青鸟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软件生产手段的变革,通过工程化开发方法、工业化生产技术,建立标准规范,提供支撑工具和环境,让软件设计从手工作坊式变革为工业化生产。青鸟工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83年到1995年,主要是围绕结构化和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研制了“大型软件开发环境青鸟系统”系列;第二个阶段从1996年一直延续至今,主要探讨基于构件/构架的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研制了“基于构件复用的软件生产线系统”系列。青鸟工程近30年的实践,集中体现了我国软件工程研究从跟踪、跨越到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过程。
      1993年,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访华时,杨芙清是他特别提出想要拜访的两位科学家之一,另一位是德高望重的科学界老前辈周光召先生。在参观并动手操作了青鸟系统之后,他承认“中国的软件开发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盖茨第二次专程到北大访问,宴请的名单上又少不了杨芙清,再次来则又邀请杨芙清作专家座谈会的嘉宾,还专门讨论了软件教育和软件人才培养问题。1996年,在青鸟工程成果基础上,国家计委批准北京大学成立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教育部主管,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软件工程研究中心”,负责青鸟工程成果的转化,为科技界和产业界搭起桥梁,形成纽带。
 
       2004年,与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右二)、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右一)讨论教育问题
 
      经过四个五年计划的连续攻关,大型软件开发环境青鸟系统逐步完善,标志着我国的软件产业开始从手工作坊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迈进。对于青鸟工程,杨芙清笑着说:“我很欣慰的是,我没有带错路,也没有带错方向,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
      杨芙清说:“青鸟工程是全国软件界的大联合、大会战的成果。产学研、老中青结合,很多年轻人自称为小青鸟,把他们的孩子称为小小青鸟。现在,当时的小青鸟很多已成为软件界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而今天,一只巨大美丽的青鸟直冲苍穹,而无数的小青鸟跟随而上,簇拥着,飞向远方。
      杨芙清主持的青鸟工程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成就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和推崇。
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杨芙清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不但需要知识和智慧,更需要胆识和勇气,而且要坚持不懈,只有敢于创新、甘于寂寞,才能享受成功后的喜悦。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自主创新必须要有前瞻性,唯有如此,才能站到世界前沿,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杨芙清对“团队”特别重视。“软件学科是工程学科,本身就是群体行为,任何一个项目一个人都是做不出来的,只有团队协作才可能办好事情。”杨芙清说,“过去讲个人奋斗,个人的奋斗很关键。但科学发展到今天,科研工作需要一批人、一代代接力棒似的去完成。”
      然而,要带领一个团队,甚至培养一个团队并不是件单纯学术范围的事。从1969年带着一群20多岁几乎不懂计算机的年轻人,到青鸟工程时协调多家单位的科研工作,再到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培养软件工程的后继力量,杨芙清总能做得很好。她的很多学生成为学术带头人,有的已经成为中科院院士,有的成了行业和部门的学术领导。
      杨芙清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有目标,要有理想,更要有从事创新工作的团队。”“以事业凝聚人,以创新吸引人,以爱心团结人,以机制稳定人”,以身作则,才能凝聚团队,才能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有所成就。这是杨芙清一直以来的团队建设理念。
张效祥院士对杨芙清有这样的评价——
      芙清院士的治学为人,我以为可用‘远见、胆识、韧性’六个字来概括……她对我国软件工程开拓性的研究和对软件复用和构件技术应用的倡导和引领,都是成效斐然,富有远见……她总是在关键时刻勇于提出和承担高水平、高难度的技术课题,力擎重负,奋力攻坚,展现出她过人的胆识和毅力。任何可观的事业,都不乏艰险和坎坷。难能可贵的是,她能甘于寂寞,坚韧不拔,长期固守,不懈求索,厚积薄发,颇有建树。兼此三点,勾勒出芙清院士的成功之路!
严师恩情 教育楷模
      一直以来,杨芙清都时常感激她的导师徐献瑜,她最难忘的老师,更是她走进新领域的引路人。“从先生身上,我学到了导师的含义、胸怀和职责,使我终身受益。”杨芙清这样说道。徐献瑜教授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以及面对风云时候的潇洒从容、高洁睿智对杨芙清的影响是深远的。

 与恩师徐献瑜先生在一起
 
      恩师于无声处对杨芙清的影响更是严谨、求实的治学之风和关爱育人的为师之道,这一点杨芙清的学生都感受到了。
      “自1992年师从杨芙清院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起,十几年来,受教于恩师良多,从如何选方向、治学和研究,到如何做事和为人,从如何深入解决具体问题,到如何把握宏观大局,从如何身体力行、完善自身,到如何带领团队、凝聚合力,从如何做好学生,到如何教书育人,林林总总,难以一一列举。恩师对我信任有加,不断委以重任,让我在磨练中成长,每念于此,益觉责任重大,非殚精竭虑,无以回报师恩。”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梅宏院士在2008年庆祝杨芙清院士从教50年会议上动情地说。
“杨先生对人宽严相济,言传身教。痛恨弄虚作假,痛恨急功近利,痛恨见利忘义,因此,在她身边工作的人无不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我们年轻后辈教师要向杨先生学习,传承科学精神、传承人文精神、传承治学精神,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育部原副部长、现中国科协副主席赵沁平教授这样说道。
     “杨老师师德高尚,在学术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是有名的令人敬畏的‘严师’,修改学生论文时连一个标点符号错误都不放过。杨老师非常注重对年轻人的指导和培养,在教学科研中多为年轻人创造机会,不仅让我们承担重任,在磨练中成长,更时刻严格要求,认真把关。但在生活上,她却有着慈母般的胸怀和无微不至的关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陈钟这样讲道。杨芙清1979级的硕士生,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委副秘书长的柳纯录则从学生和同事的角度对杨芙清的学术思想和风格做了五个字的概括,“新、实、严、博、活”。新,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注重实践,讲究实效;严,治学严谨,严格要求;博,博采众长,博学多才;活,方法灵活,不墨守成规。
      杨芙清一直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先做人,再做事,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五十多年来,她培养出100多位硕士、50多位博士和博士后,其中很多人早就做了教授、博导和产业精英,可谓“桃李满天下”。正如杨芙清会议室中悬挂着的那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巨大油画,她在细心栽培每一棵树,为中国计算机软件科学的未来储备人才。“精心育英杰,心系国与家”。正是怀着这种思想,才有她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研究中取得的多个“第一”的成就。“开拓、进取、勤奋、认真”这八个字贯穿了她的一生,也是她为人为师、做学问的宗旨。
      杨芙清的老朋友、南京大学徐家福教授这样评价杨芙清——
      德才兼备,德居先,德为本,故今中外,概莫能外。尤为要者,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无声胜有声。芙清于此,堪称楷模。
 
求实创新 严谨育人
     杨芙清不仅仅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机软件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教育家。
     早在1974年,杨芙清完成150机操作系统后,就及时把在操作系统研制的实践经验整理出《管理程序》,成为当时从事计算机系统研制者们的启蒙教材,也成为操作系统的第一代教材。
     回顾北京大学计算机科技系和北大软微学院的发展历程,我们更能感受到杨芙清,作为管理者和设计者,在推动计算机软件教育变革中闪现的智慧与远见的光芒。
 
杨芙清院士指导学生
 
     1978年,杨芙清积极倡导并推动成立了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后来成为该系的第一位教授和博导,并从1983年开始任系主任达16年。期间,杨芙清主持建设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注重培养教学科研骨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创建一流的教学和科研环境,高质量地完成了一批国家项目,带领该系成为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1998年,杨芙清在计算机系成立20周年大会上感慨地说:“回顾20年的历程,无不凝聚着全系师生员工艰苦创业、争创一流的创新劳动。计算机科技系今天能无愧地说,我们已经是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是国内领先,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我们今天的一切真是来之不易!是心血的凝聚,是事业的凝聚,是团结奋斗的结果”。这发自肺腑的话,是杨芙清在计算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之路上辛勤耕耘的真实写照。
     2001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下发了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我意识到这是又一个发展契机、又一个崭新的创新平台,它既是解决软件人才匮乏的重要举措,又能实现人才培养新模式和创办高质量学院的探索。”杨芙清说道。
看到这个难得的机遇,杨芙清立马就投入到北京大学软件学院(2004年后更名为“北京大学软件和微电子学院”)的筹建中。她提出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建设互动”和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质量是准绳、服务是手段、终身教育是目标”的教育理念,制定了“坚持创新创业,坚持面向需求,坚持质量第一”的建院宗旨,确立了“面向产业、面向领域,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交叉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专业教育学分制,素质教育学苑式,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明确了“全方位深入开展国际合作”的发展战略。这些全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杨芙清作为        一位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和深谋远虑。2005年,“北京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项目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从70岁开始挑战探索工程教育新模式,到今年80岁,杨芙清在软微学院为了国家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度过了呕心沥血、奋斗奉献的十年。
     北大软微学院走过的十年是创新教育的十年,杨芙清用最精炼的话总结了软微学院的十年发展:“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四大支柱是: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国家政策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平台;北京大学的综合优势和创建世界一流的目标是建设软件学院的机遇和动力;创新创业的理念是软件学院建设的关键。”
     2012年,在“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成立10周年暨首届工程博士开学典礼”大会上,杨芙清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报告中,为北京大学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目标和构想。80岁又开始关注工程博士的培养,探索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她一直都走在教育创新的最前沿。
     杨芙清对于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说,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做人之道,做人应该胸怀理想与抱负,从国家的需要出发。授业,即为传授做学问的方法,举一反三,在这个岗位上可以优秀地完成工作,换了另外一个地方,应该做到同样的游刃有余。对于“解惑”,杨芙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解惑是古人的看法,在现在,则应该是“启惑”,老师应该启发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从中体会到学问的精髓,“传做人之道,授做学问的能力,教学相长,共同成长。”IBM资深专家、曾在软微学院担任服务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的童缙博士认为:“‘解惑’改为‘启惑’,这一字之改就将高等教育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师徒相承是消极的薪火传递,青出于蓝才是更上层楼的真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为国奉献、开拓进取的人。他们忧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为未来的事业开辟道路,他们对明天寄予厚望。回首杨芙清院士的一生,是一部无怨无悔为国奉献、是一部用青春和生命去完成心爱事业、是一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辛勤历程。
 
杨芙清院士与王阳元院士
 
      “将一生与祖国的兴旺、民族的发达联系在一起,并为此终生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是最有意义不过的了。”这句话用来形容杨芙清院士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院士在《杨芙清文集》(第二辑)序中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送给杨芙清。已经度过80岁生日的杨芙清,为国奉献了几乎全部精力的她依然记得在青石板小学堂读过的名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她说,她的一生注定要这样度过。
     杨芙清院士的人生,是创新的人生,是奉献的人生,是奋斗的人生,也是青春永驻的人生。
     
     记者后记:
与杨芙清院士约定采访事宜的时候,她正在参加一个活动。杨芙清院士从会场急忙赶到办公室,步伐矫健,满面春风,很难想象她已是一个年过80岁的老人。采访过程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杨芙清院士就宛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向记者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语气时而平静却透着坚定,时而激动富有感染力,带记者走进那充满艰辛而又精彩纷呈的峥嵘岁月。
     大师风范,就是这样。(本文最初发表于2013年9月10日,作者龙茂乾)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招生对象

精彩专题

更好的了解北大青鸟

更多咨询